怎樣挖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 編輯:佚名 時間:2016-1-14 點擊數:
一提到核心競爭力,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企業,戰略等等。的確,所謂核心競爭力,是指在某一個時間段內企業能夠擁有,而競爭對手卻沒有的資源、能力、優勢等。如果企業有,競爭對手也有的就不能算作核心競爭力,只是普通競爭力。這個不只是適用于商界,我們不妨想一下,老鷹的眼睛,老虎的兇猛,豹子的速度,變色龍的偽裝,在大自然中能夠存活的動物雖然具有很多特長,但是往往只有一個特長是最關鍵的,這一特長確定了它在自然界的地位。
在職場上,作為存在主體的人也是千差萬別,各有特點的,只是有的人已經發掘出并且已經充分發揮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千變萬化的競爭態勢中,我們能看到它們自信滿滿,游刃有余,也有些人,仍在苦苦摸索,碰壁試錯,不斷尋找著自己區別于其他人的地方。
在商科的戰略管理課程上,有這樣的一個分析方法——價值鏈分析法,來幫助企業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也不妨借用這個分析方法分析一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運用價值鏈分析法的時候,企業需要先檢查一下資源,有形的和無形的。有形資源通常指設備,廠房,土地,人力資源等,無形的則是指那些一眼看不到,但卻是能讓人印象深刻的,比如品牌,技術,企業文化,聲譽等等。
把這個應用到我們自身,資源對人來說,也可以稱其為能力,有形的能力指的是那些看得見的,容易被識別的,比如某個專業的證書,無論你是來自于計算機編程還是 法律,亦或是英語八級、自學會計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被雇主容易識別的能力。無形的能力則是那些需要通過一些渠道才能得到的,比如你的溝通能力,抗壓能力, 組織能力,沖突解決的能力,領導力等等。這些看似不易識別,但是你一旦擁有并把它很好的推銷出去,則是很好的職場助力器。
梳理清楚了資源,接下來我們需要運用四個條件來識別一下哪些是核心競爭力,哪些不是。
這四個條件簡稱為VRIN:
V (Valuable):有價值的。指的是這個能力對我的營收有直接的貢獻。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營收是想找份IT工程師的工作,那么你的編碼能力就能對你的營收直接產生貢獻;而如果你的營收是想多學習一些領域知識獲得升職,則你的學習能力則會對你的營收產生直接的貢獻。
R (Rare):稀缺的。這個主要由市場決定,這個市場不是廣義的市場,它指的是你所在的或者將要涉足的那個具體的領域。在這個領域里面,你的競爭對手或許也已經具備這個稀缺的能力,只是擁有這個能力的相當少,比如市場上只有低于1%或者5%的人才具備這個能力。
同樣也舉個例子,假如你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但在整個宏觀人才市場上,擁有這種能力的不在少數,你的競爭對手也大有人在,但若你處在的是一個工程領域,如果從 業者大都嚴謹、邏輯性強且不善言談的話,你的溝通能力可能會是一種稀缺資源讓你脫穎而出;類似的,假若你會熟練使用手語教學,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溝通能力, 但是市場上能使用手語教學的人并不稀缺,如果你能夠使用手語教授職業咨詢,這個稀缺的特性會立即突顯出來。
I (Costly to Imitate):復制成本高的。指的不是不可復制,而是如果復制成功,花費的成本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承受。
前幾天剛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中國航空市場猶如中國鋼鐵市場,需要飛行員就像需要鐵礦石一樣迫切而力不從心,而一個飛行員從培養到成熟,更是比開采出一噸鐵礦石困難得多。而究其原因,是因為飛行員職業的特殊性:需要長達數年的培養時間,以及終身不斷地培訓和加強。一個身體心理素質都達標的人“變身”為飛行員, 一般來講,約需要5至7年的時間。
這給了我們一些信息,人的培養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成長復制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這個過程里投入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太高了。于是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假設: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能力難以復制,成長的過程里經驗的累積和終身不斷地自我學習與提升起著關鍵的作用。
N (Non Substitutable):不可替代的。這個由公司內部或者自己來決定。
在商業領域,如果一個能力可以被替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外包出去。而在職場,判斷你的這部分能力能否被替代,只要考慮一下你的這部分工作是否可以交給別人去完成,并且對方能夠獨立完成。如果答案是“是”,無疑你處理這部分工作的能力是可以被替代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科技領域的自動化程度。我們經常能聽到的是機器人已經可以幫助我們做什么了,有什么樣的工作可以通過自動化來實現。在IT的研發以及項目 實施領域,已經有很多的開發測試部署的工作是可以由自動化來實現的,高效低廉成本低。而我們的工程師們只需要編寫一些自動化處理的代碼就可以完成幾年前必須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
在商業上,通常因行業而異,行業發展快,則分析的間隔時間短,比如高科技產業,一兩個月一次或者兩個周一次都是有可能的;在相對穩定和傳統的行業,分析的間隔會長一些。
現在,你已經學會了如何做核心競爭力的分析,什么時候做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分析呢?取決于你職業發展的時期,轉行還是轉職?求穩還是求變?你的分析你做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今天的核心競爭力不一定等同于明天的核心競爭力。但肯定的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發掘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至少,你可以想想,為了獲得某種核心競爭力,從現在開始,你或許可以做點什么。